网络电话从“非主流”到“新常态”的距离
作者: 尔文时讯 发布: 2015-01-26 分类:互联动态 阅读: 1750次
-
网络电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无论是十几年前在电脑上就可以拨打电话的软件还是如今智能手机上各种号称免费通话的APP,只是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这种业务一直没能成为市场的主流。近来,腾讯、网易、360等互联网巨头的切入,终于让“免费网络电话”这一概念再起波澜,特别是中国移动也宣布今年将商用基于网络的“新通话”,虽然目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网络电话无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体验
没有真正的免费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一搜,号称免费通话的APP足有上百个,但是真正形成用户规模,下载使用量比较高的应用目前也就是微信电话本、触宝电话、360免费电话、易信等这几款。而这几种基于网络电话技术的“免费电话”,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不小的差别。
所谓的“免费电话”,都是将语音传送从传统电话、手机的通信网络转到了数据网络,虽然不再是按分钟计费,但是仍然需要使用手机的上网流量,在WiFi环境下,可以视为近乎“免费”,而在3G/4G环境下,用户仍然需要为流量支付费用,无法真正实现免费。
除了易信,其他几个APP每分钟通话所使用的流量大约都在200K—300K,折合各运营商的流量套餐资费,大致每分钟通话所用的流量费为几分钱。易信采用的技术方式和其他几个有所不同,流量最为节省。
另外,这些应用所说的免费,也多局限于安装了同样APP的用户之间,即使可拨打没有安装应用的手机或固话,也都有时长限制。
各APP拨打范围不同
在这几种网络电话APP中,微信电话本是仅限于安装用户之间使用,而且拨打和接听双方都需要在数据网络条件下,同样需要消耗流量;360免费电话在上线之初,既可以与安装用户通话,也可以直接拨打其他手机或者固话,还向首批内测用户赠送了多达99999分钟的免费时长用于拨打非注册用户,不过近期360免费电话暂停了拨打非注册用户的功能,也和微信电话本一样,只能在同样安装了360免费电话APP的用户之间使用。
触宝电话和易信仍然可以向非注册用户的手机或者固话拨打电话,且接听方既不需要在数据网络的条件下,也不消耗任何流量。相比之下,这两种APP的使用范围就要更广,对用户来说也更为方便。不过这两种应用拨打非注册用户都不是无限时间的,触宝会赠送用户500分钟用于拨打非注册用户,易信则根据用户的级别每月赠送不同的时长。另外,这两种应用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参与一些活动换取更多的时长。
通话质量受限于网络
对于通话应用来说,通话质量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记者经过实际试用后发现,在处于稳定且带宽有保证的WiFi环境下,这几款APP都能提供较为清晰稳定的语音通话质量,但是在非WiFi环境下,通话质量则直接受到数据网络覆盖的影响,尤其是在室内3G/4G网络覆盖不佳的时候,通话会出现不清晰甚至断线的情况。另外,从整体的通话质量来看,网络电话普遍不及正常的手机电话。据技术人士介绍,网络电话的语音质量与其所消耗的流量有关,所费流量越高语音质量一般也越好,而应用开发厂商为了避免使用者流量使用量过大,都会在通话质量和流量消耗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这些APP中,易信比较特别,其使用的是回拨技术,在拨打时会使用很少的流量,接通后就走运营商的电话网络,不再使用流量,因此通话质量也和正常的电话是一样的。不过回拨技术的接通时间比较久,而且拨打一方会显示一个陌生号码来电,实际用户体验并不好。
□现状
企业担心被政策限制
早已不是新鲜事物的网络电话,之所以多年来一直没能普及开来,政策方面的限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据了解,目前网络电话所使用的技术是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也就是把语音编译成数据包利用IP网络传送再还原为语音从而实现通话。按照信息产业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03版)中的规定,VoIP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只有获得业务经营许可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才可以从事。也就是说,推出网络电话业务的这些互联网企业,实际并没有使用VoIP业务的资质。
从现在来看,网络电话应该还算是政策监管的一个灰色地带,虽然有相关规定,但是监管部门并没有严格加以执行,相应的,这些推出网络电话业务的企业,也都较为低调,避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触宝的网络电话在去年9月份就已经上线了,并且已经低调地积累了上亿的用户,但是作为一家创业企业,正是因为对政策层面的担心,其一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推广。腾讯的网络电话功能,也放在了“微信电话本”这个新产品中,而不是集合在微信这个用户基础更大的平台上。正如马化腾所说,“微信电话本只是一个小产品”,言下之意,即便这个“小产品”因为政策原因被封杀,微信这个大平台也不会受到牵连。即便是胆子够大的360公司,其免费电话上线时,也一直打着“友好体验”的招牌。
监管政策滞后于现实
在一些通信业内人士看来,类似微信电话本这样的网络电话APP,究竟能否被划入被禁的VoIP业务范畴,实际上还是很有争议的,而造成这种争议的,是技术进步与原有政策滞后所造成的矛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单磊表示,在IP网络上实现通话的终端主要包括两种——PC(电脑)和Phone(电话),相应的VoIP根据参与的终端不同可以分为Phone-Phone、PC-Phone、PC-PC三种形式。在2003年版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强调,“IP电话业务在此特指由电话网络和IP网络共同提供的Phone-Phone以及PC-Phone的电话业务”,因此没有基础业务牌照的企业是不能从事Phone-Phone以及PC-Phone业务。但是2003年版目录并没有对PC-PC的VoIP业务形态进行规定,因此虽然监管部门并没有正面确认过PC-PC的VoIP业务的合法性,但也并没有叫停。
在十几年前,这样的业务区分是可行的,但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让这样业务划分变得模糊而尴尬。“一部智能手机首先是一部电话,其次它还是一部便携的PC,拥有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单磊认为,智能手机的双重属性导致不容易区分利用在其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实现的两部智能终端之间的语音通话,是PC-PC的、PC-Phone的,还是Phone-Phone的。
工信部曾经在2013年公布了新版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将基于互联网端到端的双向实时话音业务(含视频话音业务)列为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这实际上就为网络电话业务解除了限制。但是单磊表示,新版目录还未正式颁布,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从仍在执行的老版目录来看,这些网络电话应用还是有越界之嫌。
单磊表示,2003年版目录十年不变已经严重落后于技术和业务发展,不是业务不合规,而是“规”落后了,这显然令人尴尬。
□未来
中移动“新通话”今年商用
基于数据网络的通话业务,不仅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利,电信运营商自己也在向这个方向转变。在去年年底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对外发布了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的“三新”业务,其中新通话就是将原来的语音通话业务转移到了数据网络上。只不过中国移动的“新通话”与其他基于VoIP的网络电话APP不同,其采用的是VoLTE(VoiceoverLTE)技术。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要想弄清楚VoIP与VoLTE的区别,只需要搞清楚几个简单的对比。按照当初诺基亚西门子通信SmartLabs实验室所做的测试,VoLTE时延比VoIP低94%,比VoIP省电40%,在相同的语音质量前提下,VoIP应用在通话过程中比VoLTE多耗流量20%至40%。另外,在网络承载量大的情况下,VoIP有着很高的掉线率,而VoLTE的掉线率为0。
更省电、更省流量、更稳定、时延更低,在技术性能上说,VoLTE全面超越VoIP,但是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技术先进并不意味着在网络电话的竞争中就能超越互联网企业。一来是VoLTE部署复杂,建设成本高,从成本价格上,VoLTE业务和互联网企业主打免费的VoIP业务相比很难取得优势;另外,中国移动的新通话最快也要到今年的年中才可以正式商用,而到那时,互联网企业的APP们不知道已经发展了多少用户。
流量算话费将成常态
对于微信、微信电话本这样的APP对传统运营商业务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其实业内是有着较大分歧的。
中国移动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传统的短信、语音业务出现下滑,确实有微信等互联网OTT业务冲击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科技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所致。“任何业务都有其生命周期,像短信这样的业务逐渐被取代是必然趋势,即便没有微信也会如此。同样,语音业务下滑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该内部人士认为,中国移动推出“三新”并不是在和谁比赛,而是顺应大的发展趋势。
而电信行业专家马继华则认为,最近五年来,互联网企业一道一道拆除掉了电信运营商构建的层层壁垒,如增值业务、上网,而三年前,微信等开始冲击智能手机最底部那三个图标,通话、短信和通讯录。“这三个点已经成为运营商的生命线,一旦失去,运营商将成为信息通信市场的僵尸。”
不过在有一个观点上,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运营商“三新”的融合通信也好、互联网企业的新业务形态也好,都是通信技术发展到新时代的必然升级,是整个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在不久的将来,不管是互联网的APP还是运营商的新通话,电话业务落在流量上将是常态。到那时,衡量电话业务不再是打了多少分钟,而是打了多少M。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相关日志:
- 2015/08/27 给创业者泼三桶水:余佳文、马佳佳们为何转瞬即逝
- 2015/08/18 电商“猫狗大战”升级 阿里京东各有招数
- 2015/07/03 借势《虎妈猫爸》 绿盒子下了一盘精彩“营销”大棋(组图)
- 2015/07/03 博乐宝CEO迟娟:发力互联网营销赢良好用户口碑
- 2015/06/29 民营企业抢食宽带市场,胜算几何?